(资料图)
市场监管总局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就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,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。
爱美之心人皆有之。医美行业关乎人的健康和自尊,且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,其内含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高于一般生产经营领域,因此也容易出现诸多乱象,涉及医美商品、医美行为以及医美服务经营的各种周边。眼下,个别地方的医美行业存在非法行医、虚假宣传、假货频现、价格欺诈等突出问题。如何既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“高颜值”生活需要,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把握好活力和秩序的均衡,是对政府监管效能的考验。
怎样提高监管效能?这就需要着力关注与解决好“谁来管、管什么、怎么管”的问题。《指导意见》针对医美行业的难点痛点拿出了许多真招实招,例如强化医美机构资质审核、细化审批标准和引入社会监督、加强证照数据互通、实现市场监管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对称和协同联动等。进一步有效规范医美行业,要形成体系共建、风险共治和成果共享的监管治理制度,护航人民群众“高颜值”生活。
其一,体系共建、构建协同联动的格局。作为现代社会的复杂事务,医美行业的信息、知识和资源高度分散,不能仅依靠行政部门单边监管,而是需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比较优势。《指导意见》除了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,还明确了公安机关、行业协会、医疗机构的作用,尤其是强调医美机构的主体责任。有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,才可能有多种治理手段的运用。
其二,风险共治、防范和化解多重风险。过去我国出现过因一起安全事件导致整个行业信誉受损的案例,教训十分深刻。医美行业既涉及微观的个体健康风险,又关乎宏观的行业风险乃至社会风险,监管压力很大。对此,《指导意见》构建起一套事中事后综合监管流程,包括确定综合监管重点事项、加强风险隐患通报会商、推行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,以及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。此外,还有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和加强信用约束。应通过问题导向和因地制宜,实现全链条、全景式管控。
其三,成果共享、兼容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。有了强大的产业与强大的监管相互支撑,高品质的生活就成了产业发展和监管改革的动力。监管医美行业只是手段,目的是在规范中发展。《指导意见》提出加强对医美“导购”、医美培训等活动的监管,以及加强生活美容行业管理,本质上是看到了产、管、消的内在贯通性,基于此实现公共价值与商业利益的兼容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胡颖廉 宫宇彤)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艺术家边剃头,边作画,用10万根白发创造“新东方明珠”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。近日,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,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《新东方明珠图》献给上海。杨烨炘以疫情期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